7月18日,张家口市万全区的中小学老师们齐聚一堂,参加了一场特别的培训。主题是“学生心理异常识别技巧”,听起来有点严肃,但其实特别实用。500多位班主任、心理老师和学校负责人到场,大家都想学点真本事,帮学生们守护好心里的那片晴空。
这场培训不是干巴巴的讲理论,而是从青少年心理的特点讲起,直击核心。讲师用简单的话,把学生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讲。比如,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波动,有时候一句话、一个动作,可能就藏着他们心里的小秘密。老师们听完,觉得这就像给自己的工作装了个“探测仪”,能更早发现学生的问题。
培训中,讲师拿出了不少真实案例。比如,一个初二学生平时成绩不错,但突然变得沉默,作业也经常忘交。班主任一开始以为他只是偷懒,后来发现他是因为家庭变故心情低落。讲师教大家从这些小细节入手,观察学生的言行,找到问题根源。这样的例子让老师们觉得特别接地气,像是身边就可能发生的事。
互动环节是培训的一大亮点。老师们分组讨论,分享自己带班时遇到的难题。有的说,学生突然不爱说话了怎么办?有的问,孩子老是跟同学起冲突,是不是心理有问题?讲师一一解答,还教了几个简单的方法,比如怎么跟学生聊天不让他们有压力。这些小技巧让老师们觉得,心理工作其实没那么高深,关键是用心。
这场培训还强调了一件事: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,疏导和干预更重要。讲师教了老师们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,比如怎么让学生愿意开口,怎么帮他们缓解焦虑。这些方法简单易学,老师们现场练习,感觉就像给自己的工具箱里添了好几把趁手的工具。
万全区教育局这次组织培训,目标很明确:让每位老师都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“守门人”。数据显示,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,全国范围内,约有15%-20%的中小学生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。这组数字让在场的老师们更觉得责任重大。他们不仅要教知识,还得关心学生的心。
培训的内容层层递进,先讲怎么发现问题,再教怎么解决问题,最后还聊了怎么预防问题。讲师用了一个比喻:老师就像园丁,学生是小树苗,及时浇水施肥,才能让它们长得壮实。这个说法让老师们会心一笑,觉得既形象又贴切。
老师们的反馈也很积极。一位小学班主任说,她以前总觉得心理工作很复杂,怕自己做不好。这次培训让她明白了,只要多观察、多倾听,就能帮到学生。另一位初中老师说,他学会了怎么从学生的作业、表情里找线索,感觉自己像个“心理侦探”。
最后,培训还留了个小悬念:未来这样的活动会不会更多?老师们能不能把学到的东西真正用好?这些问题值得大家一起期待。毕竟,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,是件需要持续努力的大事。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笑脸,就是对这份工作最好的回答。
万宝配资-线上配资股票-炒股配资10倍平台-股票配资查询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