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翻开诗集时,我总觉得那些分行的文字像躲在纸页里的谜语。直到走进小诗创作课,才发现诗原来不是高高在上的星星,而是藏在口袋里的糖,是能捧在手心的温暖。
余老师带我们做的第一个游戏,是“给物品写悄悄话”。我选了天天用的铅笔,盯着它削得尖尖的笔尖发呆。忽然想到每次写错字时,它总陪着我慢慢修改,就写下:“你把黑色的心事/一行行铺在纸上/铅灰色的脚印里/藏着我没说出口的愿望”。老师在这句下面画了波浪线,说这是“会呼吸的句子”。
最有趣的是“自然诗会”。余老师鼓励学生回忆曾经蹲在操场边的草丛旁,看蜗牛背着半透明的壳爬行。有人说“它带着房子散步,比谁都懂家的重量”;观察蒲公英时,学生写下“风是邮差/把白色的信/寄给远方的春天”。原来写诗不用查字典,只要把看到的、想到的,像搭积木一样拼起来就好。
课堂现场(李金泳 摄)
突然下起小雨,学生趴在窗边听雨。雨滴敲在铁皮柜上是“咚咚”的鼓点,落在月季花瓣上却变成“沙沙”的私语。学生写了首《雨的调色盘》:“雨把天空调成透明色/把树叶调成亮绿色/把我的玻璃窗/调成了有花纹的糖纸”。
现在学生学会在书包里总放着小本子,看到晚霞染红教学楼的屋顶,会赶紧记下“夕阳给房子戴了顶橘红色的帽子”;听到蝉鸣,会写“夏天把嗓子喊哑了,还在唱”。小诗创作课像给学生装了副放大镜,看见蚂蚁搬家时扛着的“面包屑月亮”,发现掉在地上的铅笔屑其实是“木头的头皮屑”。
原来每个孩子心里都有颗诗的种子,老师只是轻轻浇了些水。现在这颗种子正慢慢发芽,它会长成一棵能结出星星和月亮的树,结出藏着生活甜味的果子。
(撰文/李金泳 图片/李金泳)
发布于:广东省万宝配资-线上配资股票-炒股配资10倍平台-股票配资查询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